开源集团村企共建、扶贫帮困做法

发布日期:2016-08-04 11:24:55   作者 :企发中心    浏览量 :6856
企发中心 发布日期:2016-08-04 11:24:55  
6856

开源集团牢记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,牢记原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“企业做强做大了,一定要记得回报社会”的教导,在省委、省政府、省委统战部、省工商联、省扶贫办、省文明办等部门的指导下,积极参加回报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,创新性地开展回报社会的活动。

1、集团与长沙县黄兴镇蓝田新村“对接”以党建工作为切入点。 2005年,集团党委首先和该村党支部“联姻”,共抓党建工作,共谋发展之途,并利用集团资金优势帮助该村建立了党员学习室、党员活动室,号召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四人一组与该村贫困党员“结对子”,开展扶贫帮困,几年来,集团为该村贫困党员家庭提供现金和物资累计10多万元。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期间,集团党委为该村每位党员配发学习资料的同时还资助了2万元,帮助其更好的开展活动。在党建工作互帮互助基础上,集团还注重扶持该村的经济建设,主要采取土地流转形式:一是2005-2006年,在该村租赁荒山720多亩,投资2000多万元兴建全省农业旅游示范点(园)——五星级九道湾生态农庄,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,激活了村里的人气。二是在该村通过成立三个合作社(养鸡、猪、蔬菜)的半松散型形式及土地流转的紧密型形式(与农户签订合作租赁协议,现已流转土地2300多亩,给农户每亩60—100元的补贴,土地仍归当地农户所有和生产,公司提供农业生产技术支持,对贫困的农户还以5000——10000元/户标准发放生产启动资金,再回收农户的农产品),直接带动该村经济增长;在2006-2009年间,集团累计投资35万元建水泥路2公里,解决了当地的交通问题。几年来,集团通过合作社向农户收取农产品达800多万元,集团下属农庄提供就业岗位80多个,直接和间接解决贫困残疾人就业30多户,周围村民人均增收1000多元。

2、集团与慈利县零溪镇象鼻嘴村的“对接”主要采取与农户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、发展“订单”农业的形式,2006年,集团与该村村民共同成立“经济合作社”,合作社运作成功后,成立了 “开源象鼻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”,以“公司+农户+市场”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帮扶该村经济发展。几年来集团直接在该村投入资金120多万元帮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改善、村小学和村部、农村远程教育建设。组织收购农副产品物资价值1000多万元,仅此一项当地村民人均收入增长1500元。

3、2010年,集团在汉寿县经济开发区征地110亩,与37各种植专业户共同出资500万元,成立了全省第一个豆类产品专业合作社,建设豆类产品标准化、有机绿色豆类产品种植基地。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设湖南省豆类产品研发产业园和全国豆类产品研发中心。

4、建立感恩基金,支助贫困村的教育。

2007年,集团成立了“感恩基金”,2010年成立了“湖南省光彩基金·开源集团感恩慈善基金”和“湖南省光彩基金·开源集团党员奉献基金”,两个基金主要是对老革命、老党员、老模范、贫困地区农村的教育以及贫困学生长期进行有计划的支援和帮助,资金主要由公司自然人股东自愿捐赠。集团公司党员、高管人员与贫困学生结对,将贫困学生列为各自的“情缘助学”对象,长期扶助贫困学生。“感恩基金”成立以来,已资助学校3所,资助贫困学生107名,扶助老革命、老党员、老模范和贫困户82户。主要有:一是支持革命老区江西省吉安县教育事业,为永和镇高源小学和锦源小学捐赠现金和教学器材共计90多万元;二是支助贫困学生和“三老”贫困家庭。每年对江西省吉安县19名贫困学生和19户“三老”家庭、长沙县35名贫困学生和33户贫困户、慈利县31名贫困学生和30户贫困户、常德、安化县等10多名贫困学生及今天开始帮助的江华县12名贫困学生和8名“三老”家庭。几年来,集团资助贫困学生和支持教育事业累计达180多万元。三是积极为灾区人民献爱心、捐善款。湘南洪灾、汶川地震、特大冰灾、西南旱灾等在国家及社会遭遇危难的时刻,积极组织集团全体员工为灾区人民捐款、捐物,累计达200多万元。

5、村企共建,爱心助残,支持残疾人事业。

为支持残疾人事业,集团共安置26名残疾人在集团各公司就业。并积极与省、市、县残联联系,确定集团下属浏阳河公司为长沙市、长沙县的残疾人培训就业基地。集团通过调查摸底,确认了长沙县黄兴镇蓝田村、仙人市村的65户残疾人家庭为集团帮扶的对象,在基地免费为残疾人提供食宿,开展了4次种养殖技术培训。现有50户残疾人开始了种养殖生产,产品集团全部收购,已逐渐帮助残疾人走上了致富道路。

6、校企合作办班,为支助的贫困村的发展培养人才。

2007年,集团公司与中南林业大学、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合作,开办了“开源班”,主要吸收集团支助的扶贫村的贫困学子入学,学生入学就与集团签订就业合同,毕业即到集团公司工作。

2009年,集团又与湖南电大合作,开办了三个开源班,专业涉及企业管理、财务、酒店管理,为集团工作的员工和支助的贫困山区的学生,提供学习和就业的机会。

7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。

集团积极与各培训机构联系,在集团九道湾农庄开展了3次农村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,组织三个合作社的社员参加学习,共培训社员达600人次,大大提高了社员的种养殖技术。在慈利象鼻嘴村,公司不定期的派技术人员上门技术指导,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种养殖技术问题和困难。

二、开源集团村企共建、扶贫帮困成果

几年来,集团在村企共建和扶贫帮困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,不仅带动了两个对接村的经济发展,解决了当地部分农民工的就业问题,激活了村里的人气、改善了村里环境,在促进两村物质文明、精神文明、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,也为集团发展带来了较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,形成的“村企党建互帮互助,科学发展互助互动,经济建设互惠互利”的格局,得到中央统战部、国务院扶贫办、全国工商联及省委组织部、统战部、省工商联的肯定。2009年9月23日,国家扶贫办、中央统战部、全国光彩基金会、全国工商联多次来湘考察“万企联村”、“扶贫帮困”成果,考察组领导亲临蓝田新村和象鼻嘴村进行实地考察、指导,对集团 “村企对接”、“互帮互助”的机制、经验、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;湖南省委统战部、湖南省工商联等各级领导多次到慈利象鼻嘴村进行现场指导、考察和帮助,对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表示赞赏;2010年元月和三月中组部、省、市、县委统战部领导两次对长沙县黄兴镇蓝田新村进行考察,对蓝田新村的村风村貌尤其是“村企”党建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表扬。

三、开源集团村企共建、扶贫帮困经验

1、必须变“输血”为“造血”的方式进行扶贫。

在集团开展村企共建工作的近五年时间内,集团感觉“输血”式扶贫,哪里有困难就给哪里资助,这种做法只能解决眼下的困难,不能从根本上脱贫。所以集团认为:扶贫,必须坚持“造血”式扶贫,走以开发式扶贫为主,多轮驱动的路子。坚持从实际出发,勇于探索,扬长避短,找到能够发挥当地优势的有效途径和办法,把优势和潜力迅速转化为经济效益,这是近几年来集团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取得的一条重要经验。要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、贫困人口的落后面貌,必须村企共建,坚持开发式扶贫的路子。

2、在村企共建中,必须解决好生产启动资金和产品销售两个“瓶颈”问题。

生产启动资金和产品销售,是制约农户开展生产的两个关键环节。集团根据农户的种养殖规模,每年初给每户农户发放5000——10000元的生产启动资金,让农户购买种苗、肥料等生产资料。并签订产品收购合同,让农户放心开展种养殖。

3、在村企共建中,把教育作为必不可少的环节,坚持做好群众思想转变工作。

要改变生产的贫困,首先需要做的是从思想上改变贫困,改变群众的“等、靠、要”思想,坚定群众的致富信心,让群众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,只有思想上致富了,生产生活中才有动力,才有主动性,也才更能克服困难。为了能改变贫困地区群众的思想状况,我们花费大量时间与资金支助贫困学习,办学习班,办技能培训班,办心理辅导中心。集团投入约30万元,建立学习、培训中心,聘请专门的技术员等来讲课。自中心建立以来,先后有800多名群众彻底改变了思想状况,变得积极向上,经过几年的努力,其中的400多名群众已经发家致富,彻底改变了以前的生活困境。

4、把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和发展种养殖业作为重点。

依靠科技和教育,不断提高资源开发的水平和效益,扶贫措施到村到户,有效地增加了贫困农户的收入,增加了他们的自我积累、自我发展的能力。集团投资近50万元,与农户建立贸易合作关系,免费或以成本价供给农户种子、种苗等生产资料,对特别困难的还免费提供资源,完全免费的提供农业技术支援,建立3个农业合作社,吸引近500户农户加盟,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农户手里的农副产品,借以提高加盟农户的生产积极性,至今,加盟的500户农户人均增收近1000元,基本摆脱了贫困的境况。

5、把贫困村的劳务输出作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。

根据贫困地区人多地少,资源对人口承载能力相对较低的实际情况,采取异地脱贫、劳务输出这一条“短、平、快”脱贫致富的非常有效的途径。集团提供给扶助的贫困村一些工作岗位,针对那些有剩余劳动力的家庭,助其多渠道致富。到现在为止,集团已经招收生活困难群众40多名,应届毕业生100多名,招收的这些员工人均收入都超过了1000元/月。

五、开源集团村企共建、扶贫帮困下步规划

近年内,集团将结合自身特点,一如既往的开展和支持万企联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。集团将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,把万企联村与企业发展联系起来,多到农村找商机,争取集团与农村共发展“互利双赢”。主要搞好以下几项工作:一是进一步扩大同慈利县象鼻嘴村“订单”农业的合作规模,提高农业产值,争取产值由以前的300万元/年达到500万元以上/年,以此增加农民收入,提高农民生活水平,使他们早日发家致富;二是加强与长沙县黄兴镇蓝田新村联系。首先,毫不松懈抓“村企”党建工作,发挥党员作用,使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共进步。其次,做好一个项目,即投资2.6亿元建设九道湾农业(农耕)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,其中,投资13500万元建设九道湾商务度假酒店,3600万元用于九道湾农耕文化旅游博览园的建设,2600万用于三个专业合作社及种养殖精品园建设。项目建设后,将与黄兴故居、许光达故居、徐特立故居紧密配套,打造成红色长沙县红色乡村旅游胜地,对于提升当地文化品味、品牌打造、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。三是在汉寿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好集豆类产品标准化种植、研发、生产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园,进行标准化豆类产品有机种植示范基地建设(1000亩)、研发(有机、绿色产品5-8个)和生产(年产值2亿元),目前已经与当地农户合资500万元成立了绿豆种植专业合作社,计划2011年再成立3-5个专业合作社,目前已由县、市、省推荐,申评全国示范专业合作社(材料已报农业部)。项目建设完成后,将为整合农业资源、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做出极大的贡献。

开源集团将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响应党中央、省委号召,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动摇,以集团制定的以农业科技开发为主体,不断发展房地产开发、酒店经营和文化产业的“一主两翼”战略发展规划为指导思想,以感恩社会、回报社会为己任,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,开创“村企对接、共谋发展”的新局面,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,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。

ldquo
集团
建设
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